有一种病叫“成瘾性行为”:难以控制,无法摆脱,只想满足需
不妨试试先将注意力从事物本身,转移到上瘾者自身,尝试逐一破解以上提到的三要素
在古代 当一个人过分痴迷某种事物无法自拔时会被巫医看作是恶魔附身需要在头颅开洞,将魔鬼释放这种行为,放在现代其实就是——上瘾虽然没有到开颅驱魔那么严重但这确实是一种病理现象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好好的人怎么会上瘾?根据作心理学博士Nir Eyal的理论这三者在上瘾的过程中缺一不可只有在它们同时被满足时“瘾”才会牢牢地嵌进你的大脑让你上瘾的不是物品本身我们直接拿最猛的东西举例当癌痛晚期患者痛得直不起身或路人遭遇车祸导致骨折时一针盐酸吗啡注射液能让患者在数秒内缓解疼痛在我们印象中阿片是极易成瘾的但作为药物它却是另一回事究其原因有2个一是药物用量少单次使用不会达到成瘾量二是患者没有把这药当做精神寄托不会有很强烈的用药,寻求快感欲望所以说驱使我们上瘾的不是物品本身而是我们希望摆脱不适,寻求快乐的愿望活在痛苦之中才是诱因在越战快要结束时为解决吗啡成瘾士兵即将回国的问题美国成立 [预防药物滥用特别行动办公室]根据办公室当时的调查大约有20%的士兵认为自己对药物上瘾这一数字吓坏了当时的民众可实际上在士兵们回国的第一年里只有5%的人仍对药物上瘾这在我们以往的认知中简直难以置信可40年后的今天没人会怀疑这个结论因为士兵们继续对吗啡上瘾需要第二个要素——痛苦当他们从越南的丛林地狱回到家里没人还需整天提心吊胆担心一不小心就丧命士兵和其他瘾君子的区别在于瘾君子很难摆脱他们的痛苦根源例如债务、童年创伤、家庭问题无法排解的痛苦会“确保”你上瘾研究者起初认为最可能对药物上瘾的是那些因为疼痛剧烈而持续使用药物缓解的人但他们从一群接受处方阿片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中调查得知滥用药物与疼痛程度和对疼痛的敏感度均无关系相比实际体验到痛苦恐惧痛苦时产生的焦虑(即因焦虑做出某些强迫性行为)才是导致上瘾的关键比如每晚入睡前一想到第二天的工作就忍不住喝酒解忧即便被炒了鱿鱼也还是每晚都喝这属于典型的强迫行为虽然知道这么做没意义但就是无法克制冲动喝酒买醉虽然缓解了暂时的焦虑但并没有化解痛苦的根源上瘾了怎么办如果你或者身边人正沉迷某种东西无法自拔无论是赌博、小电影还是药物甚至其它奇怪的东西不妨试试先将注意力从事物本身转移到上瘾者自身尝试逐一破解以上提到的三要素破解要素一:1、从简单做起假如你对糖上瘾并想要戒除许多人都爱当场发誓保证可结果往往坚持不了几天但如果你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今后再也不吃小熊软糖当你完成这个小目标后再加大难度就更容易摆脱令你上瘾的东西2、别让念头产生我们对一件事上瘾通常需要经历. 独自待在房间. 深夜情绪波动. 网页弹出的小广告都可能导向同一个结果以上这些都是对色情需求的“触发器”破解要素二:同时也要注意警惕生活状况假如你的痛苦来源于家庭不妨换一个环境例如搬出去或者换一个城市生活破解要素三:我们需要主动求助心理医生用“暴露疗法”即将患者暴露在焦虑中来让患者适应焦虑或是“反应预防”即减少患者的仪式动作出现率等来改变自身的强迫症状态最后当你经历重重险阻在面对当初那个“操控”你的事物时想必也能说出拒绝吧参考资料:
上一篇:为美女甘心进厨房
下一篇:没有了